rss
每日播报 三农内参 三农专题
农业市场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市场 -> 文教
我校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正式启动
时间:2020-05-18 19:08:51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作者:佚名

  编者按:“懂农业,懂外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空白点。我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改革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起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合开展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项目,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外交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019年第一期项目30名学员顺利通过培训获得证书,2020年第二期项目已完成学员选拔工作,来自农业农村部的35名在职学员和35名校内研究生学员将一起共同参与项目培训。

   5月10日上午,我校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别开生面的线上开班仪式。副校长辛贤、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谢建民出席并致辞。

  

  辛贤代表学校对本项目二期如期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农业外事项目的开展契合了我校“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和人才培养使命。辛贤从中西方文明起源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懂农业、懂外交”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同时希望来自农业农村部的在职学员们和校内的研究生学员们能够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学有所成,不负期望,勇敢地担当起时代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建民巡视员从当前国际秩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背景出发,阐释了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以及对加快提升农业外事管理能力,培养农业国际合作人才的需求迫切。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农业外事项目的意义: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提升国际农业治理话语权的迫切需要。最后,谢建民巡视员对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青年外事人才的培养表示肯定,并表示国际合作司将继续大力支持项目的开展,协调部内有关单位为学员们实习提供便利,安排相关领域专家授课。

  

  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冯伟哲结合自己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的参访调研经历,与学员们分享了未来全球农业国际合作和国家农业外交的人才需求导向:一是第二外语的重要性;二是专业知识特别是经济管理、国际发展、营养健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灌溉等领域;三是基层的实践经验。

  

  项目发起人之一、我校研究生院教师代表李健强以“育家国情怀、助成长发展”为题目进行了交流,他认为本项目是对“以遵循农教融合、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写照,希望学员们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扎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彰显农大学子、农科青年的时代格局,装载内核,勇往直前。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洪志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综合处处长黄丹丹作为实习实践单位代表发言,他们对第一期学员们的实习表现表示肯定与赞扬,对第二期农业外事项目的开展表示祝贺,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学员的实习实践活动。

  项目教师、联合国粮农组织原驻中国朝鲜蒙古助理代表徐及,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晴和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2019级硕士林海森分别代表第二期项目教师和学员在开班式上发言。

  

  开班式上,研究生院培养处吴晓蒙副教授向学员们和与会嘉宾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培养定位、目标与管理要求,及第二期项目的改革举措。本项目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输出农大智慧、提供农大方案、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致力于拓展研究生视野,增强研究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之外的“另一种能力”。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主持开班仪式。她代表项目组织方向相关单位的领导和校内外专家对本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勉励学员们要珍惜本次项目培训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克服疫情影响,不停课不停学;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通过培训提升对农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此项目的学习在农业外事外交方面的理论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实践业务能力能够大大提升。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单位,我校就业创业办公室、研究生院、人发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乡村产业发展司、农垦局、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蔬菜花卉研究所的35名学员和自我校13个学院不同专业的35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员共聚云端,参加了开班仪式。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信息
精彩资讯推荐
精彩博文
 明确目标,把握节点,高质量打赢全
    为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11月18日下午,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组织 ...[详情]
图片